HK01 2023年5月15日
尖沙咀德信學校新校長李英超於大學畢業後即加入該校,到今任職20年,其中9年擔任副校長,負責訓輔等學生培育工作,並育有兩名子女,女兒正就讀中一,兒子讀小五。不過談及教養子女時,李校長卻稱自己是反面教材,因過去經常把教師身份帶回家,對子女要求極高,更一度令兒子失去自信。後來他才明白教師和爸爸身份有所不同,與子女相處需要著重溝通和陪伴。
校內身份帶回家 高要求令兒子失自信
不少家長也許認為教師父母比一般家長更懂得養育子女,李校長亦認同教師經驗有助與教養子女,不過「喺前期對我嚟講呢,唔係一種幫助,喺我嘅誤解之下,我仲做錯咗事」。他說自己作為老師,會盡力做好自己成為學生榜樣,所以自子女就讀幼稚園,他已經為子女設下很高的要求,「我太太成日都話我,你唔好當佢哋係小學生,但係我好不自覺地就將學校嘅身份帶返屋企」。
直至兒子升讀初小,李校長發現當他與兒子同場,兒子就會變得缺乏自信,「我唔喺度嘅時候,佢好多嘢都做得唔錯」。他說兒子其實表現不錯,但每次他稱讚兒子後,又立即為兒子定下更高要求,希望令他更上一層樓,但對原來對兒子而言其實是打擊,「覺得可能仲係唔夠好」,影響兒子的成長和信心。至於女兒則因為一向表現較穩定及踏實,所以沒有類似情況。
學懂與子女溝通 建議與批評往往一線之差
李校長不時都會以自己為「前車」,跟年輕或有子女的教師同事分享,「就係一定要分開(老師同父母的角色),仲有溝通同陪伴,嗰個時間係好緊要嘅」。他強調,現時小朋友可從不同渠道獲取大量資訊,思想亦比較成熟,父母若以權威的方式說話未必有效,建議父母以平輩身份與子女同行,「企喺佢嘅角度去明白佢嘅感受,去知道佢咩嘢」。
以跑步為例,過去李校長即使兒子奪得第一名,都會把焦點放在他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例如起步再快一點,並衝口而出,「哪怕佢係冠軍,我都會咁樣講,喺佢心目中就會覺得,『我都唔夠好,點解?我都已經冠軍啦』」。他直言小朋友這樣想或會驕傲,但亦是真正的想法。
李校長反思過後,現在看到兒子取得好成績會先為他鼓掌、慶祝和給予肯定。一段時間後,再根據他的練習情況在閒聊之間給予建議,「佢就唔會覺得自己係做得唔夠,佢只係覺得因為佢繼續練習,其實佢都係想進步,你問佢有冇進步都好正常,就係去到呢啲位置,其實係一線之差」。
陪伴時間再少也不能放過 對話一、兩句同樣重要
香港不少父母都是雙職家長,陪伴子女的時間有限。李校長對此亦十分理解,認為這是「幾難嘅課題」,但相信小朋友會諒解父母,建議家長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他鼓勵家長不要因為陪伴子女的時間只有幾分鐘而放棄,因為小朋友與大人心態不同:大人會因為陪伴時間不多而放棄,但小朋友反而會欣賞父母在僅有的時間也抽空陪伴。
他以自己為例,即使有時較晚回家,但都會先看一看子女是否入睡,偶爾發現兒子只是裝睡,就可以有一點有趣的父子互動。又例如發現女兒還未入睡,就可以趁機關心一下她的校園生活,分享開心的事,「呢啲小小嘅聊天,一兩句其實係好重要嘅」。
訪問完結前,李校長提到兒子的班主任與他分享了兒子在學校寫的一篇可以為任何人或事物祈禱的禱文,「然後我個仔就係為我祈禱,希望爸爸可以有多啲時間去休息,都幾感動」,說「親子嘅關係係盡在不言中」。